党团工作
“不忘革命历史,体验红色精神”—嵩明东村的革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04 17:26:51    来源:    点击率:
“不忘革命历史,体验红色精神”—嵩明东村的革命故事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这一天,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那是一段英雄和苦难同在的历史,也是一段峥嵘与牺牲交织的岁月,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77年前的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迎来胜利,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2022年9月3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伟大的抗日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李金娥同志、党支部书记侯文敏同志,带领支部的教师党员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嵩明县东村红色教育基地的旅程,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嵩明县嵩阳街道的东村可以称得上是嵩明的“革命老区”。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嵩明县,沿路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并在东村龙王庙留下了宣传标语“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这一宣传标语也对嵩明革命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次嵩明县东村红色教育基地的旅程,外语学院的党员教师们参观了红色记忆收藏馆和革命先烈胡如瑛同志的故居。
       红色记忆收藏馆(村史馆),东村红色记忆收藏馆也叫乡愁馆,是东村社区在2021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记忆收藏馆房屋建盖于20世纪70年代,共有3层、400平方米。一层为农耕文化展示区,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群众生产生活用具,有铭记人背马驮历史的马鞍、背架,有传递精耕细作信息的刀具、木具;二层为红色文化展示区,讲述了东村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革命斗争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脉络;三层为民族文化展示区,叙说了东村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友好共谋发展的故事,比如百年老称的故事、苗族嫁衣的故事、纺线织布机的故事、邮递员的故事。


                     
                      
          
          
          
       通过参观胡如瑛烈士的故居,我们了解到了他的生平故事。
                       
       胡如瑛,字和光,1901年生于云南嵩明县长安(今嵩阳镇东村)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49年秋,边纵司令部决定将嵩寻游击大队编入六支队,开赴滇东北阻击敌军。胡如瑛腹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8岁。其所在的嵩寻游击大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共昆明市委对敌工作支部协助组织的一支反蒋武装的基础上,于1949年6月整编而成。整编后隶属边纵三支队,在中共嵩寻特支领导下,活动于嵩寻两县及嵩昆边境地区。同年初奉命编入边纵六支队,转战于滇东北的沾益、宣威、会泽和贵州省的威宁等县境。11月,建制撤销。
       嵩寻游击大队由胡如瑛创建,胡如瑛于1916年跟随李文汉部队赴四川参加护国运动。1922年退伍还乡,任嵩明县保卫队中队长、政警队队长等职。1945年9月底,任缅宁县政警队队长。1948年底,在中共昆明市委对敌工作小组的指引帮助下,胡如瑛回到嵩明,组织起一支武装队伍,举起反蒋旗帜,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嵩明游击大队”的名义,在昆明外围的交通干线两侧,开展游击战,支援根据地建设和城市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初,市委对敌工作小组派“民青”成员李荣光回到嵩明,协助胡如瑛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巧夺嘉玲镇公所、董官营保公所,缴获长短枪14支,迅速建立起一支10多人的武装。2月19日,攻打喷水洞发电厂和宝光电石厂,缴获步枪8支,10多名电厂工人参加胡如瑛的队伍。3月,队伍发展到100余人,号称一个大队,胡如瑛被推举为大队长。
       4月8日,胡如瑛率队进攻国民党军政部嵩明军马场,计划夺取该场武器,后因敌军增援计划未实现,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震动了当局。军马场官兵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县政府下令加强城防。4月1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了此事:“……我某部大军闻讯赶往围剿,匪负隅顽抗,当即展开激战。”军马场战斗后,游击大队发展到200余人。4月中旬,胡如瑛在嵩明小街举行会议,将大队扩编为支队,自称“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嵩明野战支队”,下设3个大队,胡如瑛任支队长,群众称之为“胡支队”。

       经常听到老人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正是有了革命先烈们的无私牺牲,才有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此次外语学院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们缅怀了革命烈士,沿着红色足迹前行。同志们表示参加这次活动十分欣慰,因为不仅仅能学习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同时还接受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千千万万的将士们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东村红色教育基地蕴含了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精神,蕴涵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有利于我们党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从实际出发、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红色文化”发挥着教育和凝聚力的作用,将我们外语学院支部委员会每一位党员的心连接在了一起。这次活动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支部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红色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行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名党员,应该牢记党的教导,以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每次挑战,积极发展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